【随笔】矫情人写的矫情文

个人见解,不约不喝茶不谈人生没爱过(๑• . •๑)


有三个历史人物,A,B,C。是真实存在过的人,不是XX榜那种虚构的。

A和C是敌对阵营的将军,互相欠着对方很多人命的那种,彼此都十分讨厌对方。C曾杀了A恩师的儿子和孙子,还做成了纪念碑恐吓A方的军民。

B是C的上级,但B很讨厌C,相反却很欣赏身为敌人的A。B和A对峙的时候还给A写过信,但A没理他。

后来有一次,B和C两人兵分两路直逼A国家的首都。当时被皇帝放出去种田的A连忙回救,只来得及截住了B一路。C打到首都,A那位名扬整部中华史的坑爹皇帝没抵抗一下立刻投降了。

提问:国破皇帝降,身为整个国家精神领袖的A该怎么办?

性子刚毅的就自杀殉国了,没那么坚定的自然也跟着投降了,无外乎这两种选择。

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,略愤青的语文老师曾评价三闾大夫屈子“不负责任”,“国家还需要你,你却自杀了”。

我是半个文盲,但我知道魏征随了李世民,即成就一段千古君臣的佳话;文天祥坚贞不屈,最终留得声名万古香。语文老师的要求未免有点太高了,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国破时忍辱负重,顶着蔑视和骂名等待一个虚无缥缈的机会的。

但偏偏A这个人,就选择了这条路。

A投降了B。

B很高兴,把A当成心腹,说了很多称赞A的话,可能是真心的也可能是为了收买人心。但B大概不知道,A是打算利用他再杀了他的。

B其人才华横溢,官二代+书法家+名士+和权臣有私交,但是人品似乎不太好,坑这个害那个的事也没少干,而且很有野心。A看准了这一点,打算利用B杀掉所有反对者,再杀了B以复国。

在A的诱使和野心的教唆下,B伪造了证据诬陷C谋反,使得C被捕。本来该发动政变的B却因为优柔寡断一系列原因错过了时机,走漏风声,引发了兵变。

B问A,现在怎么办?

A回答,没什么可说的了,打吧。

结局是意料之中的,A和B寡不敌众死于乱军。B尚且有人收尸,原本就是敌人又参与谋反的A成了士兵们众怒的对象,不但自己被开膛破肚,尸骨无存,连带妻子儿女一家都被杀死在那片他深爱却不爱他的土地上。

顺便一提,远在别处的C原本可以活命的,但被逼参与B谋反的人怕受牵连,传假命令把C连同C的儿子都杀了。

A其人,在人生最风华正茂的时刻登场,又以这样轰轰烈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 他是那个国家曾燃烧的最后一簇火焰,也是那个国家的镇魂歌。


“摇曳著金色的波浪, 

在时间中彷徨不去的人啊,

于那长久旅途的尽头, 

披星戴月踏上归途。”

      ——《镇命歌》


小时候看书,A并不能算是我的偶像,A的恩师才是。看书的时候,也只是注意到了A这个人。他在我心里似乎永远是意气风发的青年,虽然能力不及恩师,但永远是那么热情而努力。A其实原本和B及C是一国人,投靠恩师基本是被迫的。可在恩师逝世后,继承恩师遗志的,却只有他这个曾经的降将。他那些本土的同事们,鼓吹投降的反而升了官,皇帝相信占卜,太监扣下战报。他在前面拼死拼活拦住了敌人的军队,皇帝在后方投降了。即使这样,他仍不肯死心。为了复国他放弃了名声,即使希望如同萤火转瞬即逝,他也会牢牢抓住,直到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
记录那段历史的那位史官,甚至没写下他是诈降的注释。若不是之后的史学家和不同史料的补充,说不定他就会以这样反复无常的形象永远被唾骂下去。

君何以不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。

A的恩师逝世的时候,我哭得嗓子都哑了。那时尚小的我第一次意识到,人死了就永远不能回来了,即使活着的人再思念他,他也不能再出现在他们面前了。待到A逝世的时候,我已经哭不出来了,心里只有怨恨,怨恨上天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,为什么那些自私自利的人能够善终,他却只能得到这种结局。

长大以后,有的时候看到同好想象的故事,如果人死后还有魂魄,他还能与那些和他一同殉国的战友们再会,还能见到他的恩师,还能见一见他自离家就天各一方的母亲,和他从没会面的先帝和将军们。他不会再那么孤单,也没有人会责怪他。近来去梦想之地的高铁已经开通,车程只要三个小时,当天去当天就可以回来。

我不知道人死后是否能在地府重聚,但我衷心希望如此。


“沉眠之心存于高远,

向着明日升起的天空飞去。

梦境啊请不要醒来,

而那觉醒的钟声已然响起。”

——《镇命歌》


终。

附:码太薄就不解了,也请不要问了。镇命歌有曲译。个人见解,不谈人生(๑• . •๑)

另外回顾自己以前的文愈发觉得文笔矫情,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……

评论(2)
热度(10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Gabriel Knows

季汉本命,偶像众多。

©Gabriel Knows | Powered by LOFTER